全网影视剧观看网站,战狼第4集免费播放在线观看_高清超清在线观看

清華主頁 - 清華新聞 - 綜合時訊 - 正文

【聚焦2020計劃】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與世界同行

●通訊員 康熔芹 崔力

“如果說過去30年,我們是和中國改革同行,未來,我們要與世界同行。”2012年,五道口金融學院成為清華大學的第17個學院時,時任院長、現任學院理事長吳曉靈作出這樣的論斷。

八年來,五道口金融學院始終堅守學院“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貢獻民族復興,促進世界和諧”的使命,也始終踐行“與世界同行”的承諾,立足中國金融問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的金融學院。

今年,在“國際化能力提升計劃”(以下簡稱“2020計劃”)的助推下,學院的國際化能力提升工作也取得新的進展,在提升學生國際化培養質量、增加學院國際認可度、擴大學院國際影響力方面取得豐碩成果。

中西薈萃,延攬國內外優秀師資

師資隊伍的國際化是整個學院國際化方面最重要的基礎,五道口金融學院在國際化能力提升方面,首先著力于師資隊伍的國際化。自成立以來,五道口金融學院每年積極利用國際前沿學術年會平臺組織招待會和招聘活動,廣納國際一流師資,形成一支由業界知名政策研究人員組成的高水平師資隊伍,得到國際同行專家的普遍認可。當前學院全職教師隊伍中,獲海外名校經濟學或金融學博士學位18人,具有海外執教經歷8人。師資隊伍豐富的海外學術經歷保證了學術研究的方法、研究的課題都具有廣闊的國際化視野。

五道口金融學院師資隊伍

為筑牢學術根基,學院在師資引進方面不僅有明晰的遠景目標,更有具體可行的操作路徑。在師資引進過程中,學院一直秉承國內外金融院校最高的標準招賢納士,并且將這一標準貫穿始終。其中應屆博士生參照美國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的招聘標準,資深教授則青睞于已在亞洲、歐美知名商學院擔任教職的人士。學院通過每年參加國際招聘活動、邀請應聘者舉辦學術研討會、延請資深教師進行校園訪問等多種招聘方式推進全職師資的招聘工作。學院還借鑒國外經驗、引入“教授面談”的做法,以審慎的機制保證所引進的師資得到全體教師們的認可,以保證整個師資隊伍的高質量。

在研究方面,學院強調扎根中國大地,建設一流的金融與經濟政策智庫,探索金融前沿理論,堅持理論引領實踐,服務于中國的金融實踐,服務于面向世界、日益開放的金融經濟市場。學院在師資隊伍和研究方向上突出學術、注重實操,融聚國際一流師資與業界頂級專家。

英才濟濟,培養全球勝任力核心素養

作為中國金融改革進程的見證者和推動者,五道口金融學院在上世紀80年代最早引進了西方經濟學,為我國培養了眾多金融高端人才。傳承歷史貢獻,引領嶄新未來,站立在國際學術前沿,學院將繼續肩負起新時期心懷天下、促進金融改革發展的歷史使命。學院院長張曉慧指出,中國如何從金融大國走向金融強國?除了苦練內功,還需要不斷提高金融業全球競爭能力、不斷提高開放條件下金融管理能力和防控風險能力、不斷提高參與國際金融治理能力,這背后需要卓越金融人才的培養。

為服務國家戰略需要,學院不斷完善人才培養結構,積極推動人才培養水平不斷提升,形成了包括金融專業碩士、金融學博士、金融MBA、金融EMBA、全球金融GSFD以及高管教育等較為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學院全面推進國際化建設,開設了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項目和金融EMBA“一帶一路”東南亞項目、發展中國家金融領袖培訓項目等,提升人才培養項目的國際影響力。

為培養具備全球勝任力人才,拓展學生國際視野,提升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增進學生對世界歷史和現狀知識的認知,針對金融專業碩士學制短、實踐性強的特點,學院不斷提高海外項目質量,實現了海外短期項目在英國、美國、歐洲(德國、匈牙利)、南亞(印度)的布局。為響應學校為國際組織培養和輸送人才的全球戰略,學院著重探索開拓海外交流項目和海外實習項目,并成功派出學生赴泛美開發銀行、日本三井住友銀行、亞洲開發銀行、中石化第五建設有限公司、經濟合作組織(OECD)等機構進行實習及調研。

2013年,五道口金融學院得到了約翰遜管理學院全體教授的認可,成為康奈爾大學在中國第一個學位教育合作伙伴,共同設立雙學位金融MBA項目。兩校強強聯合,按照國際上最先進的金融學科和商學院高等教育模式辦學,致力于打造一流MBA項目,培養立足中國市場、兼具國際視野、精通專業知識的復合型金融領軍人才。該項目為世界頂級商學院第一次在中國大陸授予其原版MBA學位。 

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項目

參與該項目的楊子江同學這樣總結自己的收獲:“借助學院優質的教育資源,我近距離聆聽了世界名師的授課,豐富了實用扎實的金融知識,開闊了遠見卓識的金融視野,也更有意愿努力成為一名高層次、創新型、國際化金融人才。”作為一名非金融背景的學生,他認為自己在參與項目的過程中受益良多,肯定了雙學位項目在培養學生國際視野方面所起到的積極作用,強調項目對于培養學生成為立足中國市場、兼具國際視野、精通專業知識的復合型金融人才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隨著中國在國際金融市場話語權的不斷提升,學院不僅要培養了解國際金融體系的中國精英,也需要培養了解中國金融體系的海外人才。每年為期兩周的“未來金融領袖”國際暑期公益項目整合優勢資源,突出項目的金融特色,吸引了有志于了解中國金融業的海外知名院校學生。項目延請來自校內及院內的資深教授和金融行業的專家學者組成師資隊伍,從不同角度向國際學生深入講解中國的金融體系,并在課程之余,安排了書法、武術、剪紙等文化課程及企業參訪等活動,讓來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國際學生親身感受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獨特魅力、感受中國歷史、深入淺出地了解中國文化、中國金融和中國的企業。

2019清華五道口未來金融領袖國際暑期項目

搭建平臺,引領“一帶一路”金融實踐

近年來,清華大學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倡議,積極發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高校、企業和社會各界的良好合作關系。金融作為撬動各國共建“一帶一路”宏偉藍圖的支點,也是開展政策溝通、設施聯通、貿易暢通和民心相通的必要條件。如何讓金融更好地支持“一帶一路”建設是當下的重要課題,五道口金融學院最早在“一帶一路”教育上開始了全方位的探索與實踐。

五道口金融學院自2015年起,陸續推出“一帶一路”政策解讀與金融實踐高級研修項目、發展中國家金融領袖培訓項目、“一帶一路”東南亞EMBA項目、“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核心媒體培訓項目、“一帶一路”金融科技、“一帶一路”印尼訪學課程等國際化項目,幫助“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與中國企業家、金融家與主流媒體相互學習,加強交流與互信,共同探討金融在“一帶一路”中的作用以及未來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以上“一帶一路”相關高管培訓和學位教育項目,共吸引約50個國家和地區的兩百余名政府管理人員、業界金融領袖、企業家和資深媒體人士來到五道口學習,共有30余名來自政府、學界、業界的知名專家、學者參與授課逾六百課時。大家共話南南合作新模式,深度解讀“一帶一路”政策,探討“一帶一路”倡議下,東南亞企業家在中國以及中國企業家在東南亞的新機遇和合作前景,搭建了一個國際化的深度交流平臺。

金融EMBA“一帶一路”項目(BRI EMBA)首期班合影

金融EMAB“一帶一路”項目(BRI EMBA)首期班校友、印尼資深投資人潘鍍(Pandu Patria Sjahrir)認為:“來到中國最好的商科學院進行學習,不僅能夠接受最前沿的學科培養,更可以以此為平臺了解中國,了解中國市場,并同來自于東南亞、中國的頂尖企業家建立聯系。”潘鍍是印尼煤礦業協會主席,也是印尼煤礦能源企業Toba Bara的董事,是第一家登陸紐交所的東南亞科技公司SEA的印尼區主席,同時還是印尼最大獨角獸企業Go-Jek的董事會成員。

今年,在國際化能力提升計劃的助推下,五道口金融學院啟動了AACSB認證工作,以期進一步提高學院教育質量和管理水平,提升學院在國內、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促進學院教師不斷保持和提高自身學術能力,進一步發展國際學術合作交流,以評促建,通過嚴格和全面的評估,推動學院“雙一流”建設工作。

常務副院長廖理在九月清華大學外事會上解讀國際化能力提升時強調,國際化不是某項工作的國際化,在國際化的視野下,在清華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背景下,國際化要滲透到學院教學、科研和管理的方方面面。國際視野將成為五道口金融學院國際化能力提升的重中之重。

面向未來,五道口金融學院將與世界同行,繼續加強與國際一流院校的交流與合作。同時,學院將繼續在學校的帶領下主動服務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讓中國的金融教育真正“走出去”,努力踐行“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貢獻民族復興,促進世界和諧”的學院使命。

(清華新聞網10月20日電)

供稿:國際處 五道口金融學院

圖片:國際處 五道口金融學院

編輯:李若夢

審核:呂婷

2020年10月20日 14:48:28

相關新聞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最新動態

清華大學新聞中心版權所有,清華大學新聞網編輯部維護,電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