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2025.11自動化系宋士吉、黃高團隊提出具備人自適應主動感知能力的動態神經網絡架構
11月6日,清華大學自動化系宋士吉、黃高團隊在《自然·機器智能》(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上發表了論文“模擬人類自適應視覺,實現高效靈活的機器視覺感知”。該研究提出了AdaptiveNN架構,通過借鑒人類“主動自適應視覺”機制,逐步定位關鍵區域、...
21
2025.11計算機系孫茂松團隊提出“密度法則”揭示大模型高效化發展內在趨勢
近日,清華大學計算機系教授孫茂松、副教授劉知遠、助理研究員韓旭指導的研究團隊與大模型開源社區OpenBMB合作,提出大模型“密度法則”概念,指出大模型的最大“能力密度”隨時間呈指數級增長。這一發現為理解大模型發展規律提供了新的視角,揭示了大模型...
21
2025.11?生命學院齊天從課題組合作揭示凝聚體調控氣孔免疫的分子機制
11月13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齊天從副教授課題組與合作者在《自然·植物》發表題為“病原體誘導的保衛細胞SAIR1凝聚體通過翻譯調控以介導免疫”的研究論文,首次揭示了保衛細胞特異凝聚體調控氣孔免疫的分子機制。
21
2025.11生命學院劉玉樂課題組合作揭示遠紅光調控植物抗病毒免疫的新機制
11月19日,清華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劉玉樂教授課題組與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龔騫研究員課題組合作在《科學進展》上在線發表題為“遠紅光調控植物抗病毒免疫”的研究論文。研究揭示植物通過遠紅光受體光敏色素A(phyA)激活免疫系統、增強抗病毒及抗蚜蟲能力的分...
20
2025.11機械系林峰、宋宇團隊實現可用于阿爾茨海默病移植治療的類腦結構體生物3D打印構建
清華大學機械工程系林峰、宋宇團隊利用極軟材料生物3D打印技術成功實現基于神經干細胞的類腦結構體構建,為移植細胞提供了類腦微環境支持及適應病理環境的物理保護,形成可用于移植治療的“腦補片”。
20
2025.11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韓三陽團隊合作在稀土電發光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
針對鑭系摻雜納米晶電致發光中激子產生、輸運和注入的根本性難題,清華大學深圳國際研究生院韓三陽副教授團隊聯合黑龍江大學許輝、韓春苗教授團隊和新加坡國立大學劉小鋼教授團隊,通過鑭系摻雜納米晶和有機半導體小分子雜化的策略,精確調控有機無機雜化...
19
2025.11工物系博士生在國際電子與電氣工程師協會核科學與醫學影像2025年會上獲得最佳口頭論文獎第一名
11月1日至11月8日,國際電子與電氣工程師協會核科學與醫學影像2025年會年會在日本橫濱舉行。清華大學工物系2023級博士生李沛澤為第一作者的論文榮獲MIC最佳口頭論文獎第一名。論文題目為“自準直-康普頓聯合成像:一種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高能SPECT解決方...
19
2025.11產業創新與制度發展學術研討會暨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二十周年紀念大會舉行
11月15日,清華大學產業發展與環境治理研究中心(CIDEG)二十周年系列活動之一——產業創新與制度發展學術研討會暨CIDEG二十周年紀念大會在主樓接待廳舉行。來自國內外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圍繞經濟發展、制度變遷與技術創新展開交流研討。
最新動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