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影视剧观看网站,战狼第4集免费播放在线观看_高清超清在线观看

清華主頁 - 清華新聞 - 綜合時訊 - 正文

【聚焦2020計劃】面向國家人才需求,推動研究生國際化培養與時俱進

通訊員 郭藝博 劉麗霞

大力推動研究生國際化培養,是清華大學服務國家戰略、推進“雙一流”建設、培養具備全球勝任力并致力于服務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的高水平創新人才的內在需求。改革開放以來,研究生國際化培養不斷發展,清華也堅持“本土國際化”與“跨境教育”并重,匯聚全球優質教育資源,不斷探索創新國際化培養模式,開展“一個支撐平臺,多層次、多模式培養體系”的研究生國際化培養探索和實踐。推動研究生國際化培養和研究生教育水平的跨越式發展,深化研究生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加強在國際化環境中工作和交流的能力,增強他們為世界和平和發展事業作貢獻的意愿和本領。

自1996年啟動首個全英文碩士學位項目以來,清華的研究生國際化培養學位項目取得了長足發展。特別是近五年來,國際合作培養的雙授聯授研究生學位項目和全英文研究生學位項目數量倍增,2020年分別達到54個和29個,建成了蘇世民學者項目、清華大學-美國華盛頓大學智慧互聯雙碩士學位項目、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全英文博士學位項目等一批具有較大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人才培養項目,與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的30余所知名高校建立了研究生聯合培養機制,實現了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的階躍提升。

構筑支撐平臺,完善保障機制

為推動研究生國際化培養順利開展,學校著力打造以制度機制為保障、國際資源為條件的支撐平臺。

本世紀初,在不斷試點、總結和研究的基礎上,學校先后討論制訂了《研究生國際項目管理辦法》《國際合作培養博士生并聯合授予學位的實施辦法》等規章制度,梳理出各種國際化培養項目的模式,明確了各類項目開展的原則和要求,為開展相關項目提供原則指導和實施依據,推動了各類國際化培養項目的規范化管理。高效的管理和服務是保障研究生國際化培養順利開展的關鍵,為此,學校高度重視該項工作的統籌管理,推動建立了跨部門協同工作機制,促使教學管理、國際合作、學生事務、后勤保障等相關部門緊密合作,明確各自的分工并共同推進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的發展。為確保國際化培養項目的質量,學校建立了立項評審、學分互認、專家論證、總結評估等機制,從項目開設、學生遴選、培養方案設置、學位授予要求等各環節進行把關。并特別建立了跨部門流轉審核國際合作協議的制度,以保證項目各方面運行順暢。為優化學生國際化培養體驗,學校各部門研討并推動實施國際化辦學能力提升計劃,著力完善包含國際化環境、基礎設施、后勤服務、安全保障在內的校園支撐機制。通過研究生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等形式為項目培養模式改革提供支持,并將國際化培養項目和全英文課程建設納入院系績效指標,激勵院系開設更多、更好的國際化培養項目。

此外,學校積極拓展國際化培養資源,與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80余所大學簽訂了校際協議,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同時,積極發起并加入亞洲大學聯盟等國際或區域性大學聯盟或組織,努力探索涵蓋與大學、政府、企業、機構廣泛的合作渠道,并努力爭取國內外各界力量,為開展學生國際化培養提供專項基金支持。

推進多層次、多模式的研究生國際化培養體系建設

學校依托綜合學科、國際資源和管理保障等多方辦學優勢,開展了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校園全英文學位項目、中外聯合培養、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聯合學院及海外校園等融合本土國際化和跨境教育的多層次多模式的研究生國際化培養探索和實踐,著力推進國際化培養覆蓋研究生全學程,致力于培養具有中國情懷和全球視野的高水平創新人才。同時,在推進研究生國際化培養的過程中凝練中國特色和清華風格,注重優質教育資源和先進教育經驗的共享,助推研究生國際化培養階躍提升,大幅提升我國研究生教育整體水平。

跨境交流交換是研究生國際化教育最常見的方式,也是最基本和最活躍的方式。清華歷來重視并積極推動基于學術交流和科研合作的研究生國際化培養,充分利用國家和學校資源,資助研究生海外訪學研究、參加國際學術會議等。2015年至2019年間,1423名博士生獲得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資助赴國外聯合培養;學校自主設立的博士生短期出國訪學基金支持1355名博士生赴國外一流大學開展3至6個月的訪學研究,博士生出席國際會議基金資助2792位博士生及碩士生參加高水平國際學術會議。

清華大學研究生出席國際會議

在建設全英文學位項目方面,學校本著“高端定位、清華特色、中國視角”的原則,確定了以全英文學位項目建設帶動國際合作開展雙授、聯授學位項目的思路,致力于發揮項目凝聚懂世界、懂中國、懂專業的三通師資的核心作用。抓住國際合作的戰略機遇期,積極探索創新項目招生和推廣模式,建立多種形式結合的項目推介平臺。組織英文講授精品課程評選,推進課程內涵建設,提高課程質量,鼓勵教學模式改革與創新,并注重好經驗的推廣與宣傳。協同相關部門加強校園國際化培養基礎環境建設,改善提升管理服務水平,打造研究生教育國際化發展支撐平臺。學校先后開設了“先進計算”“國際建設項目管理”“國際發展”“國際公共衛生”等高水平的全英文碩士、博士學位項目29項,推動全英文研究生學位項目階躍提升。

在聯授、雙授學位聯合培養項目的建設方面,積極拓展并深化與海外高校的合作,已與亞洲、歐洲、北美洲、大洋洲30余所高校簽署了合作培養研究生的雙授、聯授學位項目協議54項,通過整合合作院校優勢,共同培養高端人才。通過合作培養,促進中外學生共同學習、共同研究。經過十余年的發展,中外合作培養高校來自歐洲、亞洲和美洲三大洲,合作領域覆蓋了理、工、文等大部分學科,合作項目更加凸顯學科交叉特征。

環境學院與耶魯大學雙碩士學位項目

全球財經新聞項目的一位國際學生表示,“項目授課老師擁有非常國際化的背景,工作經歷豐富。他們之前曾就職于中外知名新聞媒體機構,所以我們有機會從他們的親身經歷中了解到新聞工作者處于不同制度文化環境中應持的工作模式和新聞理念,令我收獲頗豐。”而來自國際發展項目的一位國際學生談到,“項目為中外學生提供了非常好的交流互動平臺,來自世界各地不同背景和文化的同學一起上課、互相學習。項目的實踐環節,不僅可以深入中國農村和基層做實地考察,還有機會到國際組織和知名企事業單位開展實習實踐,非常受歡迎。”

開展跨文化交流能力提升項目,培養活躍在國際舞臺上的全球治理人才,提高研究生跨文化交流能力,培養全球視野、中國情懷與人類意識,提高參與國際發展與全球治理的素養與能力,為我國參與全球治理提供人才支撐。作為對學位學歷教育的有益補充,能力提升項目這一培養模式在近年來獲得了較快發展,是對復合型人才培養理念的具體踐行,凸顯了跨學科整合資源、生源全校覆蓋、學程安排靈活的特點。

UNESCO前總干事伊琳娜·博科娃受邀授課

全方位展示和傳播國際化成果

學校重視研究生院國際化成果的全方位展示和傳播,定期更新、印制中英文版本的全英文學位項目和聯合培養雙授聯授學位項目宣傳冊,2019年4套宣傳冊涵蓋近70個項目。同時,通過學校主頁、研究生教育微信公眾號等渠道開展宣傳,2019年繼續在研究生教育微信公眾號“學生記者訪談國際化教育”欄目發布新聞與傳播學院國際學生用英文采寫的國際化培養項目新聞稿,并同步編譯、發布新聞稿的中文版。

此外,利用研究生教育領域相關會議宣傳學校的研究生國際化培養工作。11月,學校應邀在國家留學基金委組織的“2020年國家公派出國留學選派工作培訓交流會”上作大會發言,介紹研究生國際化培養工作推進的舉措和成果,在與會高校中產生良好反響。

培養具有國際視野、服務創新型國家建設的高水平人才是高等院校的使命。清華大學將始終面向國家戰略,圍繞人才培養的根本任務,推動國際化培養理念更新和制度建設,不斷開辟多種國際資源,同時推動建立多方位的保障機制,面向不同研究生群體開展不同模式的研究生國際化培養探索與實踐,拓展高質量生源,推動中外學生趨同管理,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全球勝任力。在總結“2020”計劃的階段性成果基礎上,學校將吸取經驗、持續向前,奮力邁向更高的國際化平臺。

(清華新聞網12月18日電)

供稿:國際處 研究生院

編輯:韓瑞瑞

審核:呂婷

2020年12月18日 11:15:45

相關新聞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最新動態

清華大學新聞中心版權所有,清華大學新聞網編輯部維護,電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