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云南師范大學原創音樂舞蹈史詩《西南聯大》走進清華大學。本次活動由共青團中央宣傳部指導,共青團云南省委、云南師范大學、清華大學主辦,現場千余名觀眾沉浸其中,共同感悟聯大精神。
劇目以西南聯大愛國主義精神為內核,通過音樂、舞蹈、話劇、情景劇等多元藝術形式,以“聯大豐碑”“薪火南遷”“崢嶸歲月”“民主堡壘”“血脈流芳”“弦歌不輟”6個篇章再現西南聯大“剛毅堅卓”的辦學歷史與師生愛國奮斗的崢嶸歲月。
序章《聯大豐碑》以西南聯大紀念碑為引,帶領現場師生跨越時空,回顧西南聯大波瀾壯闊、動人心弦的歷史。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平津淪陷。為保存中華民族文化教育命脈,北大、清華、南開三校被迫南下長沙。戰火蔓延,南京淪陷,長沙岌岌可危,三校師生輾轉西遷,合組成立西南聯合大學。《薪火南遷》篇章中,西南聯大學子緊握拳頭激昂吶喊,揮舞旗幟。風雨泥濘,湘黔滇旅行團師生背著行囊,相互攙扶,跨越山海、守護文脈。
《崢嶸歲月》篇章再現聯大師生在昆明期間,與云南各族人民相濡以沫,在極端艱苦簡陋的條件下鼎力治學研究,堅持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歷史。茅草教室里,師生撐傘避雨堅持授課讀書,瑯瑯書聲穿透風雨;市井茶館中,聯大學子借微弱燈光鉆研學術、激烈探討;危難時刻,更有青年毅然脫下長衫換上戎裝,奔赴戰場。
“要民主,反內戰!”錢端升、伍啟元、費孝通、潘大逵等教授挺身而出,重燃五四火種。于再、潘琰、李魯連、張華昌四烈士勇于斗爭,不畏犧牲。“正義是殺不完的,因為真理永遠存在!”聞一多發表“最后的演講”、舍生取義。《民主堡壘》篇章中西南聯大師生反對內戰、爭取民主的故事感人肺腑。
西南聯大師生在祖國的各個領域發光發熱,在國家建設、改革的各個歷史時期發揮了重要作用,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弦歌不輟,砥礪前行。《血脈流芳》篇章中,鄧稼先、朱光亞、王希季等人物獨白依次出現,“做好兩彈一星工作,我這一生就過得很有價值。”“中興業,須人杰,我就是要做那個人杰。”青春誓言展現報國熱忱。“你是那束星光 照亮我遠航……”溫情歌聲傳遞生生不息的希望。
“我是中國人!”“我愛我的祖國!”“我愿我的祖國繁榮富強 !”《弦歌不輟》尾聲,全體演員向聯大先輩深情告白,“這盛世,如您所愿!”
“云師大把這樣一幕精彩的演出搬進清華,讓我們的同學再次感受到西南聯大這段歷史對清華整體發展的重要歷史意義。希望這段藝術之旅所承載的崢嶸歷史與厚重精神能夠激勵我們所有的學生勇擔時代使命、弘揚抗戰精神,剛毅堅卓、奮發有為,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征程中繼續書寫新的篇章。”清華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史宗愷說。
“今天,我們通過音樂、舞蹈等多種藝術形式的融合,讓西南聯大這段歷史得以生動再現。劇中演職人員均為云南師范大學在校師生,他們懷著對西南聯大的特殊情感,傾注心血,力求將這部作品打造成為傳得開、留得住的經典藝術作品。”云南師范大學黨委書記張祖武表示,清華大學作為西南聯大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云南師范大學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期待《西南聯大》劇目能夠讓更多人感受到西南聯大師生在艱苦卓絕環境中依然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將西南聯大“剛毅堅卓”的校訓化作震撼人心的時代強音。
編輯:李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