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冬季暖陽·涼山不涼”文旅季:陌上姜州2025會東公共藝術季,日前在四川省涼山州會東縣姜州鎮啟幕。
作為藝術季總策劃,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董書兵表示,本次藝術季秉持“在地性、公共性、生態性、學術性”理念,希望讓當代藝術走出展廳,扎根泥土,與農耕文明對話,與鄉土文化共生。他期待藝術季的成果能吸引更多人來感受“冬季暖陽·涼山不涼”的溫情,品味陌上姜州的詩意與魅力。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許正龍擔任藝術總監。他表示,公共藝術的魅力在于鏈接藝術與生活。在這里,藝術不再是美術館里的“陽春白雪”,而是田壟間的風景、鄉道旁的對話、村落中的記憶。“當看到鄉親們為作品駐足暢談,孩子們在作品旁嬉戲玩耍,我們知道藝術已經融入了姜州的生活,期待更多人在姜州的田壟間、鄉風里,遇見最治愈的藝術風景,感受到公共藝術的魅力。”
現場發布的駐地互動作品《焱焱》以姜州田野為基,將彝族傳統紋樣融入火焰形態的亞克力彩片上,用螺旋結構模擬彝族火把節的篝火堆,既借“火”意詮釋生命與文明的生生不息,又通過彝族吉祥紋樣承載祈福寓意。同時,11件特邀作品以公共藝術的多元面貌與農耕生活交融、與地方風物共生;11件駐地作品將田野記憶與村落日常轉化為可觸摸的公共藝術,喚起人們對自然鄉土與當代藝術的共鳴。其中,《酸豁咯兒》極具地方特色,作品名稱擬音川渝地區方言——“涮火鍋”,用花卉和農作物作為川渝特色九宮格火鍋的分格“食材”,可跟隨當地種植習慣四季更替。
“校地企黨支部聯建暨‘藝啟鄉野’公共藝術賦能鄉村振興研討會”于開幕當日舉行,探索“黨建+藝術+鄉村振興”的融合路徑,將主題教育成果轉化為服務鄉村高質量發展的實踐動能。
中共會東縣委常委、姜州鎮黨委書記孫云華表示,鄉村振興離不開政策的引領,更需要文化的滋養;既需要產業的支撐,亦呼喚美學的浸潤。誠邀更多藝術家、設計師、青年創客匯聚于此,讓藝術的種子在會東沃土上生根發芽、綻放芳華。
編輯:李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