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影视剧观看网站,战狼第4集免费播放在线观看_高清超清在线观看

清華主頁 - 清華新聞 - 專題推薦 - 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 - 正文

殷殷囑托催奮進 實干篤定勇前行

——寫在習近平總書記來??疾烊苣曛H

記者 王曉霞

4月19日,清華大學成像與智能技術實驗室研制的一系列基于光場智能成像原理的活體介觀顯微成像儀器在清華大學中央主樓展出,這些研究成果極大地提升了我國大型精密科學儀器的研究和應用水平。

時鐘撥回三年前,習近平總書記駐足在清華大學成像與智能技術實驗室,同師生們親切交談。

“中國教育是能夠培養出大師來的”“重大原始創新成果往往萌發于深厚的基礎研究,產生于學科交叉領域,大學在這兩方面具有天然優勢”……殷殷話語,重若千鈞,是清華大學成像與智能技術實驗室師生最大的奮進動力。

牢記囑托,真抓實干。春風拂過,奮進的種子結出累累碩果。三年來,清華大學深入領會殷切囑托,將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轉化為推動改革發展的精神動力和行動指南,按照“五個把”要求在第十五次黨代會報告中對高質量發展作出整體部署,制定實施《清華大學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行動方案》,將“兩個維護”落實到管黨治校的實際行動,奮力開拓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

以實干踐行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

清華大學“形勢與政策”課課堂現場

今年春季學期伊始,校黨委書記、中國科學院院士邱勇聚焦“中國式現代化”主題,為同學們講授新學期“形勢與政策”課第一講。千里之外,來自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227所高校103萬名在校學生,通過雨課堂齊聚“云端”。

辦好思政課是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關心的大事。學校創新思政課“主渠道”,設立思政課教學委員會,傾力建好“大師資”,實施“未來教師計劃”,強調“教學也是學術”,協力打造思政金課。善用社會“大課堂”,重設“思政實踐”課程,2023年組織1400余個支隊、1.5萬余人次師生參與社會實踐,打造“行走的思政課”。持續建強“大平臺”,統籌建設馬克思主義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中共黨史黨建研究院等,為思政課教學提供堅實學科支撐。制定實施《清華大學推動學生思政工作高質量發展工作方案》,明確5方面25項任務。

邱勇等與《馬蘭花開》劇組師生合影

原創話劇《馬蘭花開》在港澳首演,實現文藝精品與“大思政課”完美結合。

國家級教學成果獎證書

堅持價值塑造、能力培養、知識傳授“三位一體”培養創新人才,相關成果獲評高等教育(本科)國家級教學成果獎特等獎。

為培養造就拔尖創新人才,學校發布《清華大學2030高層次人才培養方案》,建好9個本科生書院,探索理工雙學士學位、科教協同、導師制、本碩博銜接等新型培養模式。強化“寬口徑、厚基礎、重交叉”培養理念,落實以通識教育為基礎、通專融合的教育體系?!疤豳|減量”改革本科生培養方案,強化優質課程的示范引領作用,建成國家一流本科課程220門。成立求真書院培養數學前沿領軍人才,實施培養物理拔尖創新人才的“攀登計劃”,獲批建設數學、化學、生物學國家高層次人才培養中心。

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成立大會現場

成立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承擔集成電路、核科學與技術、人工智能等14個關鍵領域培養專項,三年培養國家急需高層次人才586人。2023屆畢業生赴國防科工領域和西部地區就業人數同比分別增長25%和15%,一大批清華學子到黨和人民需要的地方發光發熱。

主動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部署

助力以新質生產力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

高校是教育、科技、人才的集中交匯點,是助力新質生產力加快形成的重要力量。學校加強頂層設計、前瞻布局和科研攻關,制定《清華大學2030創新行動計劃》等,努力發揮基礎研究“主力軍”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重點部署量子信息等重大基礎研究、集成電路等關鍵核心技術攻關任務,聯合領軍企業成立高性能芯片互聯技術聯盟,推動構建算力網絡及互聯技術的產業生態。

全球首座模塊式高溫氣冷堆核電站

學校牽頭研發的全球首座模塊式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商運投產,研制出國際首顆支持片上學習的憶阻器存算一體芯片,兩項成果入選2023年國內十大科技新聞。作為依托單位建設的“極深地下極低輻射本底前沿物理實驗設施”投入科學運行。牽頭研制的全球首條1.2T超高速下一代互聯網主干通路開通。自主研發的千億參數對話大模型ChatGLM在國際40余項評測榜上名列榜首。與北京昌平共建南口國重基地,協力打造科技創新高地。

與此同時,學校積極服務區域經濟社會發展。面向國家區域發展戰略,引導地方院派出院為原始創新成果產業化落地提供條件,推動80%以上科技成果落地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重點區域。建立重大成果遴選和動態評估機制,對照首批重大科技成果清單“一項一策”做好轉移轉化服務。近三年來,共轉化各類科技成果500余項。

2023年度對口支援新疆大學工作會議現場

牽頭對口支援的青海大學、新疆大學入選“雙一流”建設高校,圍繞教育、醫療、產業等多個領域接續助力南澗縣提前脫貧摘帽,兩家校內單位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學科

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我國有獨特的歷史、獨特的文化、獨特的國情,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不能跟在別人后面依樣畫葫蘆,簡單以國外大學作為標準和模式,而是要扎根中國大地,走出一條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新路。”

近年來,學校積極加快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學科,積極推進“一流學科培優行動”,重點支持計算機、電子與信通、核科學與技術等若干學科加快達到世界頂尖水平。

清華大學2023年文科工作會議現場

促進文科高質量發展,出版《馬克思主義經典文獻世界傳播通考》叢書前30卷、《清華大學藏戰國竹簡》13輯,建設中國特色管理學、中國經濟實踐與經濟思想等方向,為解決中國問題提供理論基礎。

完善醫學學科體系,重組醫學組織架構和運行機制,推動建設創新型、國際化、學科融合的清華醫學園區。推進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建設,2021年以來獲批新增15個學科專業授權點,建成10個校級跨學科交叉研究機構。

成立心理與認知科學系,服務健康中國建設。謀劃成立人工智能學院,爭取在基礎理論、底層架構、未來計算模式上取得重大原創性突破。

栽梧桐,引鳳來。近年來,學校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制定《清華大學關于新時代進一步實施人才強校核心戰略的若干意見》。設立“篤實專項”,建立青年教師發展顧問組制度,實施“水木學者”“未來教師”高水平博士后專項,推進人才“一把手工程”,11名教師當選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院士(含外籍院士),7名教師入選文科資深教授。

堅持“大師引大師”,世界統計學領域頂尖學者唐納德·魯賓、菲爾茲獎得主考切爾·比爾卡爾、國際一流數學物理學家尼古拉·萊舍提金先后加入清華。引進世界頂級醫師科學家黃天蔭,引進國際力學、材料及工程科學領域頂級專家高華健。加強教師思想政治工作,建好青年教師骨干領航工作站。圍繞住房、醫療、子女入學等做好高端人才服務保障,努力把清華園打造為全球人才向往之地、廣大人才心安之處。

著力深化改革擴大開放

推動實現辦學水平的系統性躍升和質變

從教育大國到教育強國是一個系統性躍升和質變,必須以改革創新為動力。

學校系統謀劃推進改革創新,注重與綜合改革和學校一系列已有戰略規劃相銜接。推動教育評價改革深化內化,成立機構編制管理辦公室,改革院系單位評價考核體系,以精簡增效為原則優化調整議事協調機構。實現黨校辦公室實體化運行,強化統籌全校教育培訓,讓最好的教培資源覆蓋最大范圍。整合組建黨委辦公室(校長辦公室),強化學校黨政重要工作的統籌協調和決策部署的推動落實。

清華大學一行在米蘭理工大學座談交流

友誼不是偶然的選擇,而是志同道合的結果。今年1月,邱勇率團訪問新加坡、越南和泰國,推動清華大學與東南亞國家在教育、科技、人文等領域的深入合作;校長李路明率團赴瑞士、意大利訪問,出席在達沃斯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2024年年會,與社會各界展開對話,共商全球關切議題。

近年來,清華大學始終將自身發展置于國家現代化和經濟全球化的大背景中,以更加開放的姿態積極參與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積極鞏固教育開放良好態勢。制定實施《清華大學2030全球戰略》,拓展與“一帶一路”共建國家的合作領域,加強與重點國家和地區的交流合作。統籌鞏固海外基地及大學聯盟等13個全球戰略布局項目,在印尼巴厘島建成東南亞中心,在意大利米蘭成立學生海外社會實踐基地。舉辦首屆世界衛生健康論壇、古文字與中華文明國際學術論壇,主辦2021大學校長全球論壇。

持之以恒加強黨的建設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學校高質量發展

清華大學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動員部署會現場

加強黨對教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辦好教育的根本保證。學校將扎實開展黨史學習教育、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作為響應國家戰略需求、推動學校發展的重要契機。推動黨史學習教育常態化長效化,引導黨員、干部和師生不斷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深入開展主題教育,271項推動高質量發展的任務舉措形成生動實踐,246件服務師生員工的實事好事得到有效落實。

2024年全校教職工大會暨全校黨員集中培訓現場

從嚴從實強化教育培訓紀律要求,首次舉辦正職干部暑期培訓及專題研討班,改革新任干部學習班,在全國高校率先舉辦全校黨員集中培訓,被師生評為“一堂最燃黨課”。召開全面從嚴治黨工作會議,連續第22年開展集中教育月活動,堅持以嚴為唯一標準強化正風肅紀。

學校堅定不移深化政治巡視。中央巡視集中整改期內高質量完成16個重點任務、132項整改措施、508項具體任務,把扎實做好巡視“后半篇文章”作為推動學校改革發展的重要舉措。高質量開展7輪內部巡視,努力做到刀刃向內、利劍高懸、震懾常在。

2024年校機關教職工大會暨校機關作風建設年啟動會現場

持之以恒加強作風建設,校領導班子帶頭加強作風建設,修訂《中共清華大學委員會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及實施細則的實施辦法》等,管好身邊人,管住身邊事。持續加強師德師風和學風建設,高水平完成深化紀檢監察體制改革任務,積極開展校機關作風建設年活動,建設“校園12345”綜合服務平臺和一站式綜合服務體系,不斷提升推動內涵式高質量發展的能力水平。

……

水木清華,奮勇爭先。清華大學始終堅持把立德樹人作為根本任務,把服務國家作為最高追求,把學科建設作為發展根基,把深化改革作為強大動力,把加強黨的建設作為堅強保證,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為國家、為民族、為人民培養更多可堪大任的杰出英才。

春風浩蕩,繼往開來。2024年是新中國成立75周年,也是落實教育強國建設戰略部署、全力推進學校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之年。新時代的清華人,牢記囑托、乘勢而上,心懷“國之大者”,在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的新征程上作出新貢獻,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的清華篇章。

(清華新聞網4月19日電)

編輯:王曉霞 陳曉艷

審核:劉蔚如 郭玲

2024年04月19日 15:27:41

相關新聞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最新動態

清華大學新聞中心版權所有,清華大學新聞網編輯部維護,電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