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影视剧观看网站,战狼第4集免费播放在线观看_高清超清在线观看

清華主頁 - 清華新聞 - 專題推薦 - 新時代思政課 清華答卷 - 正文

這堂課,沒有教室,卻有山河萬里

——2025年清華大學“思政實踐”課程側記

在“馬蘭花開”的故鄉探尋核工業技術的最新突破,于田野間傾聽一片茶葉帶來的致富密碼,與非遺傳承人共赴一場“國潮”設計的頭腦風暴……

2025年“思政實踐”課程支隊前往全國各地開展社會實踐

格物致知,經世濟民;山河萬里,皆為課堂。

2025年,清華大學“思政實踐”課程再次揚帆,破浪前行。數千名清華學子在百余位導師的引領下,化身“行走的求知者”,將青春的坐標鐫刻在國家發展戰略的藍圖上。這不僅是一次“行走的思政課”,更是一次師生同頻共振、在時代洪流中“求解、尋道、立心”的深度探索。當課堂的邊界延伸至祖國的廣袤大地,當理論的深邃融入火熱的實踐浪潮,清華大學正以一場深刻的“思政實踐”課程改革,書寫著新時代立德樹人的生動篇章。

清華大學于2024年在全國率先嚴格按照必修課標準開設“思政實踐”課程,堅持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統一,以第一課堂的嚴標準與高質量,推動思想政治教育改革創新,引領青年學子在“社會大課堂”中受教育、長才干、作貢獻。

匯聚全校之力,上好關鍵一課

“思政實踐”課程的改革創新,是清華大學黨委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高校思政課建設的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舉措。課程改革之初,由校黨委書記擔任組長的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與思政課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就對課程定位、內容設計、工作機制等進行了頂層謀劃,統籌調配全校優秀師資,為課程開展提供了堅實保障。馬克思主義學院、教務處、校團委等協同聯動,建立高效的協調機制。院級組隊與校級組隊雙軌并行,“一院一策”將“思政實踐”課程與專業學習深度融合;校級層面則緊跟時政熱點,邀請各職能部處教師與優秀校友領銜,形成育人合力。

2025年“思政實踐”課程交流座談會

四位校領導分別領銜課程四大板塊的組織與教學,兩院院士、文科資深教授等頂尖學者齊聚講臺,為學生們帶來思想的盛宴。

2025年,58個院系(部處)的237名教師帶領3654名本科生,再次在大江南北上好這一堂“必修課”。再出發,腳下是大地,眼中是時代,心中是情懷……

嚴守課堂標準,深耕細作育人

“思政實踐”課程絕非簡單的“走走看看”,而是嚴格按照第一課堂標準精心設計的“理論-實踐-理論”完整教學閉環。課程緊扣中國式現代化主線,設置改革開放、高質量發展、以人民為中心、黨的建設四大板塊,下設新質生產力、大國重器、鄉村振興、健康中國等16個主題,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將新時代偉大實踐有機融入教學。

教學環節設置理論講座、實踐調研、小班輔導、報告總結四個階段,層層遞進,環環相扣。行前,主題導引課程與針對性輔導為學生奠定理論基礎。行中,理論“微講座”與支隊研討會及時跟進,引導學生深耕見聞、析清問題。行后,總結報告會則促使零散認識升華為系統思考。從第二課堂到第一課堂的跨越,意味著“思政實踐”不僅有必修學分要求,更有教師全程指導、嚴格考核評價與集體備課保障,確保“必修2學分”的含金量與育人實效不打折扣。

實踐結出碩果,行走方得真知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思政實踐”課程引導學生把一線觀察“寫下來”,把實踐成果“講出來”,把歷史記憶“找出來”,在知行合一中實現思想的升華與價值的塑造。

2025年“思政實踐”課程總結答辯會

調研報告與個人總結是學生們集體協作與獨立思考的結晶,帶隊教師全程指導,逐一批改反饋,將實踐路上的所見所聞轉化為入腦入心的深刻體悟。12場高質量答辯,為各支隊提供了展示交流的平臺,同學們將所觀所感歸納提煉,在思想的碰撞中凝聚共識。

“思政實踐”課程“白醫鄉路”支隊前往西藏調研藏醫藥體系

在西藏,“白醫鄉路”支隊追隨援藏醫療隊的足跡,讀懂了“健康中國”在雪域高原的生動詮釋;在甘肅蘭州,工物系支隊深入核工業一線,感受“大國重器”的磅礴力量,更將核科普的種子播撒在中小學生心中;在湖南安化,自動化系支隊見證一片葉子成就百億產業的奇跡,更為鄉村教育注入青春活力。

20251106-2025年清華大學“思政實踐”課程側記-供圖-5png

《新清華》對“思政實踐”課程學生感想進行了專題報道

2025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眾多支隊借助“思政實踐”課程走進一個個抗戰紀念地。在西南聯大舊址聆聽歷史回響、在河北邯鄲尋訪抗戰老戰士、在湖南沅陵探訪蘇區史實、在廣東江門駐足松山炮樓、在河南嵩縣走進抗戰辦學舊址,同學們在追尋歷史記憶中傳承紅色基因,賡續精神血脈。

從理論課堂到實踐熔爐,從校園小課堂到社會大課堂,“思政實踐”課程的改革創新,得到了新華社、《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媒體的廣泛關注,入選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綜合改革與精品建設項目。

火熱的實踐是最有說服力的教材,祖國的大地是最寬廣的課堂。清華學子正以青春的腳步丈量祖國山河,以深刻的思考洞察時代脈搏,在理論與實踐的交響中,與中國式現代化的偉大征程同頻共振。

(清華新聞網11月6日電)

供稿:“思政實踐”課程組

編輯:劉芳芳

審核:劉蔚如 郭玲

2025年11月06日 12:10:09

相關新聞

讀取內容中,請等待...

最新動態

清華大學新聞中心版權所有,清華大學新聞網編輯部維護,電子信箱: news@tsinghua.edu.cn
Copyright 2001-2020 news.tsinghua.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