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發院2024級碩士生、航發研4黨支部書記 王呈吉
“成其身而天下成,治其身而天下治”。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如同一面明鏡,照見了新時代共產黨人的初心使命,也為黨風建設與科研作風改進指明了方向。作為航發院一名學生黨支部書記,我深刻認識到科研陣地既是科技創新的“主戰場”,也是作風建設的“前沿哨”。在學習教育過程中,我們在支部建設、科研實踐與師生服務中查擺問題、革新作風,努力從“認知迭代”向“行動蛻變”轉變。
破除“唯技術論”,筑牢信仰之基。支部建設要成為引領科研方向的“紅色引擎”,航空發動機的研發是技術攻堅,更是國家戰略需要,我們筆下的每一組數據,手中的每一個模型,都應服務于“國之重器”的自主可控。作為支部書記,我堅持帶頭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并結合航空發動機產業發展戰略面向黨員群眾開展宣講,我們將主題黨日開進昌平科研基地的一線實驗室,使組織生活從會議室延伸到科研場,切實引領黨員們將黨性修養和業務學習緊密結合,在科研攻關中錘煉黨性、堅定理想信念。
摒棄浮躁心態,厚植求實之風。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強調求真務實、聯系實際。航空發動機研發作為一項高投入、長周期、高風險的工作,在長期科研投入中難免產生浮躁心理,出現“重論文輕實踐,重速度輕質量”的傾向。然而,虛假的創新泡沫終將被實踐戳破,想要在航空發動機領域留下經得起檢驗的成果,唯有“十年磨一劍”的堅守。為此,我們在支部內開展了“科研誠信與學術規范”專題活動,剖析國內外學術不端典型案例,嚴肅科研之風,通過講述老一輩科研工作者甘坐冷板凳的事跡,引導同學們相互勉勵,破除浮躁的科研心態。
密切聯系群眾,爭做實干標兵。航空發動機事業離不開一線科研人員、產業工人等群體的實踐智慧。支部工作中,我們邀請一線科研專家開展講座,解析航空發動機技術前沿;組織實踐支隊到京外進行產業調研,了解行業發展方向;打造“學術-產業”聯動平臺,形成“學研用”閉環。在與一線工作者交流中,我們深切感受到,航空發動機事業的每一次飛躍,都是一次匯集群眾智慧和力量的過程,這體現在設計圖紙的“工人批注”上、實驗室里的“群眾座談會”中、傳承冊中的“師徒結對簿”里,同學們進一步認識到,要甘當小學生,多向一線人員請教學習,結合實踐經驗做出一流的科研成果。
“天下大事,必作于細;天下難事,必作于易。”貫徹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不是一時之功,而是一世之責。我們肩負的不僅是一個支部的建設任務,更是“航空報國”的時代使命。未來,我們將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勁頭,持續深化思想淬煉、作風錘煉、實踐鍛煉,鑄航空報國之魂,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貢獻青春力量。
(清華新聞網6月9日電)
編輯:劉芳芳
審核:劉蔚如 徐特威 徐銘擁 林萍 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