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新聞網8月20日電(記者 黃思南 楊濱華 劉書田 攝影 張玉光 楊艷賓 楊嶼涵 鐘祿亮 郭镕瑋)“五”動青春,乘風破浪。8月20日,約4000名“五字班”本科新生來到清華園,滿懷希望與夢想,開啟人生的新篇章。


你好,五字班!
清華園內,紅色拱門再度立起,“熱烈歡迎新同學”的字樣襯著晨光格外鮮亮。各院系迎新點的帳篷在學生服務中心(C樓)前整齊排開,靜靜等候著新生們的到來。



新生在院系迎新點報到
7時許,載著新生的校園巴士開始抵達迎新點。在志愿者的引導下,新生們有序完成身份核驗、校園卡及報到材料領取等多個環節。


迎新點洋溢著熱鬧的氛圍
現場處處透著鮮活的熱鬧:新生們和學長學姐興奮地交流著學習生活點滴,咨詢學校為新生配備的“AI學習禮盒”里各類AI工具的用法,又被風趣的主題板、可愛的吉祥物、精彩的音樂“快閃”逗得笑彎了眼。


新生入學報到有條不紊地進行
2025年,清華大學有序適度擴大本科招生規模,共錄取約4000名新生。其中內地學生約3700人,覆蓋全國31個省份1100多所生源中學;港澳臺學生約90人;國際學生300余人,涵蓋全球50個國家和地區,越南、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等“一帶一路”國家的學生成為學校國際生的主體。
一直以來,清華大學積極承擔社會責任,促進教育公平。2025年,清華大學自強計劃錄取270余人,覆蓋全國近200個縣域中學,涵蓋所有招生大類和書院;國家專項計劃錄取280余人。“困難是奮斗者的墊腳石,自強是平凡者的通行證”是肖曉剛的座右銘。他出生于湖南省漣源市斗笠山鎮沙坪村,勤奮自學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四門學科的競賽內容并屢獲榮譽,最終被電子信息類錄取。


新生拍照留念
2025年,圍繞“為國選材、厚植強基、拔尖領軍、創新未來”的人才選拔培養定位,清華大學強基計劃選拔出900名優秀學子,進入致理、日新、未央、探微、行健等五個強基計劃書院學習,從清華園啟程向科學高峰進發。
與此同時,學校高度重視基礎學科拔尖創新人才的吸引和選拔。本年度,諸多學科競賽優秀的學生進入清華大學。堅信“努力比天賦更重要”的王輔佐、王輔佑來自湖南,是“身高差5厘米”的雙胞胎兄弟。其中,哥哥王輔佐通過強基計劃錄取,弟弟王輔佑則通過物理競賽國家集訓隊保送。
學校還持續探索拔尖創新人才超常規選鑒通道,通過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物理人才培養攀登計劃、丘成桐數學英才班推進拔尖創新人才選拔培養,2025年共通過三個項目錄取約190名學生。

四個新書院迎來首屆本科新生
近年來,清華大學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扎實推進清華特色中國書院制發展。2025年,學校新成立無穹書院、紫荊書院、自強書院、水木書院,進一步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效,開拓立德樹人新格局。
這個夏天,四個新書院迎來它們的首屆本科新生——600余位希望融合傳統工程學科與交叉學科的優秀學生。來自重慶的吳亞男,希望能在“以最AI的方式培養最具創新能力的AI領軍人才”的無穹書院,探索智能的無限可能。來自浙江的黃語佳十分期待未來在以國際化、創意工程思維和小班場景化為教學特色的紫荊書院學習生活。聚焦智慧能源的自強書院成為于欣彤圓夢清華的起點,來自黑龍江的她從初中起便關注能源與可持續發展,決心努力成為一位“有赤誠之心的擔當者”。來自廣東省的鄧隆翔錨定“未來工程”這一充滿未知與可能的領域,即將進入以“AI驅動的工程+管理”為特色的水木書院學習。
目前,清華大學已擁有15個承擔本科生培養任務的書院,2025級本科生已有約56%進入書院培養。

校長李路明向新生贈送綠色通道“愛心大禮包”

“愛心大禮包”覆蓋學生在校多方面需求
校領導李路明、向波濤、曾嶸、彭剛、白本鋒等分別來到東北門、院系迎新點、國際學生報到點、迎新綠色通道、紫荊學生公寓等區域,向前來報到的本科新生及親友送上問候和祝福,慰問參加迎新工作的師生員工,詳細了解工作進展。
在學生服務中心(C樓)前的綠色通道,李路明看望受資助新生并向他們贈送“愛心大禮包”。禮包里有教材卡、電腦卡、購物補貼、自行車卡、游泳卡、觀演卡等各類卡片,覆蓋了學生在校學習、日常消費、文體活動等多方面需求。他親切詢問了受資助新生們的情況,表示學校會充分支持和保障同學們在清華的學習成長,希望大家心懷家國理想,腳踏實地努力,在不懈奮斗中綻放青春光彩。
“學校的關懷,為我以及像我一樣面臨經濟壓力的同學卸下了求學路上的‘擔子’,點亮了希望的光。”來自湖南省永州市道縣的何雅接過“愛心大禮包”,感謝學校給予的貼心關懷,“我會將老師們的鼓勵牢記心中,努力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人!”

志愿者在北京西站迎接新生


迎新設施及服務貼心周到

新生在學生宿舍辦理手續
清華大學的傾心關懷覆蓋新生入學全流程。入學前,聯絡對接及時、細致叮囑不斷;報到時,新生接站服務自早七點至晚五點接連不斷,志愿者在迎新點、宿舍樓等各處悉心提供各類幫助,飲水站、學生超市等服務設施貼心可靠;入學時,學校為新生量身定制的“AI學習禮盒”全面陪伴同學們從容適應大學生活。
資助工作也早在新生正式入學前便全面展開。截至報到日,清華大學已為來自青海、云南等地的46名本科新生發放路費和到校后前兩個月的基本生活費。新生入學后,學校會通過助學金、勤工助學、獎學金、學校臨時借款(“綠色通道”)、困難補助和學費補償代償等多種方式,為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全面的經濟支持,絕不讓一個勤奮而有才華的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輟學,絕不讓一個勤奮而有才華的學生因為家庭經濟困難而局限了自己的全面發展。



迎新活動形式多樣

“清華,我們來啦!”
簽名墻留下青春筆記,特色文創承載校園文化,音樂“快閃”奏響熱忱、流淌溫情。“1911星球”等校內學生社交平臺和新媒體賬號同步開設新生入學專題板塊,記錄成長瞬間、分享實用資訊。各式各樣的迎新活動,為“五字班”同學們的清華回憶寫下熱烈歡快的序章。


新生與親友合影留念
為了讓新生親友見證同學成長的重要時刻,清華大學開放了新生親友報備,并將開放綜合體育館主會場和多個分會場供親友觀看開學典禮。
“五字班”的清華故事已拉開帷幕,愿他們以奮斗為筆,在這座百年學術殿堂中書寫精彩、共赴未來!
編輯:黃思南 楊濱華 劉書田 李華山
審核:劉蔚如 郭玲 黃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