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院 楊景涵
宜賓市翠屏山腰的翠屏書院,趙一曼紀念館就坐落于此。行走其中,在講解員娓娓道來的講述中,我與“甘將熱血沃中華”的巾幗英雄趙一曼完成了這場跨越時空的見面。
踏入這里,歷史的厚重感如潮水般涌來。黑白照片里,她的眼神堅定如炬,仿佛穿透時空。她曾是風華正茂的女子,是溫婉賢淑的母親,卻也是寧死不屈的戰士。敵人的酷刑摧殘了她的身體,卻無法撼動她的信仰。鐵鐐鎖得住她的雙手,卻鎖不住她“拼將十萬頭顱血,須把乾坤力挽回”的豪情。她的生命定格在三十一歲,但她的精神卻在烈火中淬煉成永恒的光輝。
在陳列廳里,每一件遺物都在訴說著她不屈的意志。那件血跡斑斑的囚衣,見證了她“竹簽釘指”的劇痛;那封寫給兒子的訣別信,字字含淚,卻又字字鏗鏘。敵人可以折磨她的肉體,卻無法磨滅她的信念。她的堅貞,如高山之松,經霜愈挺;如寒夜之梅,歷雪愈香。她的犧牲,不是終點,而是另一場抗爭的開始——她的血,染紅了中華兒女奮起的旗幟。
趙一曼的家書,是她留給世界最后的溫柔與剛烈。紙短情長,字里行間是母親對幼子的不舍,更是戰士對信仰的堅守。她寫道:“母親對于你沒有盡到教育的責任,實在是遺憾的事情……”可歷史早已證明,她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她的故事震撼了無數后來者的心靈,她的精神照亮了無數后來者的道路。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煙?!弊叱黾o念館,眼前是繁華的街道,是熙攘的人群,是和平年代的煙火人間。我仿佛看到了那些為了抗戰勝利而不畏犧牲的千千萬萬個身影,八十多年前的血與火,已化作今日的安寧與繁榮。
“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壁w一曼,這個鐫刻在民族記憶中的名字,不僅屬于過去,更屬于未來。當我們回望那段烽火歲月,看到的不僅是苦難,更是一種不朽的信仰——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作者系清華大學法學院本科生、“思政實踐”課程赴四川宜賓、瀘州支隊隊員)
編輯:李華山
審核:劉蔚如 郭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