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出生于上海,祖籍浙江杭州。材料科學家。199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2007年當選發展中國家科學院院士。1957年至1962年在復旦大學物理系學習。1962年至1996年在 鋼鐵研究總院工作。1980年至1982年任美國Arizona State University,固體科學中心的Faculty Research Associate。1984年至1985年任美國ASU的天文和物理系Faculty Visiting Associate Professor。2006年7-9月,任日本東北大學訪問教授。1996年至今,清華大學教授,清華大學-鋼鐵研究總院雙聘院士。1997年至2007年任清華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院院長,執行組織材料學科群985和211建設。1996年-至今,籌建-就職北京電子顯微鏡中心(清華大學)。
長期致力于材料的顯微結構與性能關系研究,是我國材料電子顯微學領域學術帶頭人。在我國鈾離心分離機用材料研制、航空發動機關鍵材料的微觀機理研究、納米材料的制備-結構-性質-表征研究、高鐵列車車軸研發及輪軸國產化的戰略研究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1981年提出了相干微電子衍射的概念、計算及實驗方法。1987年出版專著“高空間分辨分析電子顯微學”,發展成像與譜學的材料綜合表征;2008年引入球差校正電鏡,開展亞埃尺度的材料表征。本世紀初提出了物質原子尺度的量子序參量的測定和關聯研究課題,并將其應用于先進材料的研制。
曾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等榮譽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