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合作
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科技領軍企業是國家戰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實現創新鏈產業鏈的融合,需要不斷加強產學研合作,創新校企合作模式,推進校企協同創新,更好的發揮大學和企業創新雙引擎作用。
清華大學1995年成立清華大學與企業合作委員會(簡稱“企合委”),1996年成立企合委海外部,加強與海外企業的科技合作。自成立以來,企合委的發展得到了國內外企業界的大力支持,為骨干龍頭企業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建設“世界一流”企業提供了強大支持。
近年來,清華大學進一步加強了與企合委海內外成員單位的溝通、協調與服務,促進雙方在重大項目和平臺建設的合作,不斷提升校企科技合作質量,取得顯著進展。
企合委成員單位實行動態管理機制,現有國內成員單位20余家,包括國家電網、中國移動、中國華能、三峽集團、中國石化、中信集團、華為公司等國內骨干龍頭企業,涵蓋能源、通信、金融、化工、建筑等關系國家發展命脈的重點領域;海外成員單位包括豐田汽車、微軟、英特爾、西門子、日立、BP、寶潔、日產、通力電梯、大金等知名跨國企業和機構。
一、國內合作
清華大學與國家電網的合作主要服務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目標實現,聚焦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在與國家電網的長期戰略合作框架下,深化聯合研究院平臺與合作機制建設,共同承擔國家重大研究計劃和重大示范工程,促進能源、信息、材料、環境、管理等多學科的交叉融合,實現學術前沿研究與行業核心技術的國際引領。雙方共同申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
清華大學與中國三峽科技合作以長江大保護、烏東德白鶴灘等世界級巨型水電站工程建設、海上風電和太陽能等新能源開發、低碳綠色技術攻關為核心,在“全球氣候治理、中國區域綠色低碳轉型、全國碳市場建設方案與機制設計、中國電力系統低碳轉型綜合評估、清潔能源科技創新、綠色金融發展”等研究方向開展深度合作。
清華大學與中國石化科技合作充分發揮清華大學的學科、人才與基礎研究優勢,依托中國石化的應用研究、工程放大與產業優勢,整合校企雙方技術、人才等創新資源,聚焦氫能、高端化工材料、高端化學品等領域,開展前沿技術、行業共性技術攻關,力爭解決更多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重大科技問題,為我國石油化工行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科技支撐。雙方合作著力打造人才匯聚的寶地、科技創新的高地、成果轉化的基地、交流合作的平臺和體制創新的樣板,努力為國家的綠色發展和中國石化創新升級作出扎實貢獻。
清華大學與華為技術有限公司圍繞信息和通信技術、人工智能、軟件、網絡、媒體、交互等領域,推動科研與產業深度融合、科研突破與學術創新、培育高科技人才,開展各類基礎及應用研究,提升雙方合作水平,建設產學研深度整合的技術創新體系。共同布局五到十年的長期性研究,產生引領性創新研究成果。
二、國際合作
清華大學與豐田汽車公司共同成立的聯合研究院是主要定位在汽車、自動駕駛人工智能、環境、能源、未來城市等領域,通過跨學科交叉科研合作和人才培養等活動,發展移動出行、多樣化能源、網聯社會等先端技術,在試點城市或地區進行示范運營與試驗,探索解決中國社會及城鎮化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大氣污染、能源問題、交通擁堵和老齡化等復雜問題的技術和方案。在上述問題導向的科研合作中,培養高水平跨學科人才,產生引領性創新成果。
清華大學與梅賽德斯-奔馳集團聚焦交通智慧化、能源綠色化、應用本土化、車輛智能化、可持續發展五大趨勢,圍繞諸多前沿領域開展研發,包括智慧交通、人工智能、汽車芯片、智能網聯,以及電池回收和車輛到電網(V2G)等技術,雙方致力于產出引領性的科研成果,探索國際化人才培養的產教協同模式,并建成校企聯合的國際一流跨學科綜合平臺。
清華大學與博世集團聯合雙方在機器學習領域的優勢力量,聚焦于機器學習的基礎理論和關鍵技術突破,旨在智能制造等領域產生典型的示范性應用成果。雙方的合作有助于匯聚國際化的研究力量,推動人工智能安全可控和健康發展,同時能夠有效提升學校人工智能成果轉化的效率和效益,有利于解決關鍵共性問題及把前沿相關的技術和成果推廣到產業。
清華大學與蘋果公司共同專注于計算機視覺、無線通信、人機交互等先進技術領域研究,建立穩定、長期的合作機制,推動產學研深度融合,培養科技創新領軍人才,以期形成國際領先的核心移動技術,進一步提升蘋果公司的產品和服務的體驗和清華大學的科研學術水平。
清華大學與西門子公司攜手致力于研發新科技,重點領域包括工業智能及物聯網、數字孿生、工業自動化、可持續發展等。雙方通過以行業為導向的前沿技術和解決方案推動數字化轉型,在人才培養及創新生態圈建設等方面進行拓展性合作。
010-62793001
webmaster@tsinghua.edu.cn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