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色項目
根據黨和國家的人才總體戰略以及清華大學的發展定位,滿足國家和社會發展對拔尖創新人才的迫切需要,2009年,清華大學推出了“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學堂計劃”),首批建立清華學堂數學班、物理班、化學班、生命科學班、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和錢學森力學班,并以清華大學標志性建筑之一清華學堂作為專用教學場所,努力探索拔尖創新人才培養模式。2010年,清華大學被批準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劃”(以下簡稱“拔尖計劃”)。
學堂計劃的總體目標:遵循基礎學科拔尖人才成長的規律,構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特區,激勵最優秀學生投身于基礎學科研究,努力使受計劃支持的學生成長為相關基礎科學領域的領軍人物并逐步躋身國際一流科學家隊伍,為國家培養一批學術思想活躍、國際視野開闊、發展潛力巨大的基礎學科領域未來學術領軍人才,同時帶動學校人才培養的深層次改革和體制機制創新,促進整體人才培養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2017年增加世界文學與文化實驗班,2019、2021年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增加人工智能方向和量子信息方向,2021年哲學班加入,經濟學班2022年秋季開班,學堂計劃進一步拓展了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學科格局,有利于進一步促進學堂各學科間的交叉創新,實現更廣泛學科拔尖人才培養的引領。其中數學班、物理班、化學班、生命科學班、錢學森力學班、計算機科學實驗班、哲學班和經濟學班先后入選教育部“拔尖計劃2.0”人才培養基地。
新雅書院是清華大學2014年成立、2016年首次面向全國招生的一所住宿制文理學院(residential liberal arts college)。書院秉承淵博雅正、器識為先、傳承創新的辦學理念, 以通專融合、學科交叉為導向,探索“文理、古今、中外會通”的世界一流、中國特色、清華風格的人才培養新模式,為不滿足單一學科培養并具有較大綜合發展潛力的學生提供優質的文理通識教育和富有彈性的、跨學科的專業教育;培養文理基礎雄厚、專業知識扎實、跨學科學習和創新能力突出、在各行各業能夠發揮先導作用的創新型卓越人才。
新雅書院文理兼收,通專并舉, 學生入學時不分專業,第一年以在書院的“教育特區”里接受優質的小班通識教育為主,一年后根據個人能力和志趣,從容、自主地選擇最適合自己、最能發揮自身潛能的專業。
新雅書院以優質的學科生態和豐厚的育人資源為每位具有遠大抱負和創新潛質的學生打開理想之門,激勵優勝者成就當下、開創未來。
為先書院是清華大學瞄準世界頂尖工科創新人才的培養目標,基于清華大學在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方面多年的成功探索實踐,于2022年創辦的第一個工科創新人才培養書院。為先書院的名字來自清華大學校歌“器識為先,文藝其從”,充分體現了清華大學“三位一體”培養理念中對“價值塑造”的重視,同時與清華“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高度契合。書院旨在選拔家國情懷堅定、學術志趣濃厚、創新潛力突出的優秀生源,配置優質師資力量和教育資源,深入實施因材施教和落實清華大學“以通識教育為基礎,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定位,創新本科階段的育人模式,培養理工基礎堅實、人文素養優秀、領導力卓越的未來科技領導者。
為先書院的成立,是清華大學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一以貫之的傳承與發展,也是清華大學在培養世界一流人才、服務國家戰略方面邁出的新的堅實步伐。
致理書院是清華大學為落實國家“強基計劃”于2020年成立的五個書院之一。致理書院秉承清華理科傳統精神,依托清華理學學科強大的教研資源,承擔“強基計劃”中數學與應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生物科學、信息與計算科學等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
致理書院以“致知窮理”作為書院發展基調,致力于培養具有家國情懷、社會責任感和全球視野的學術和行業領軍人才。通過個性化培養方案和導師制,發掘、引導和培養每一位學生的學術興趣。書院通過模塊化的課程體系和貫穿本科學習階段的進階式學術訓練,為有志于探索基礎科學領域重大基礎性科學問題的同學提供扎實的理科基礎、寬厚的知識結構、深厚的人文素養、多學科交叉的潛能和健全人格,助力學生保持對科學的長久好奇心、挑戰重大科學難題的創新精神和能力。
致理書院的人才培養思路是 “兩個基石,一個提升”,即強化通識基礎和專業基礎,全面提升學生學術素養和學術品位。致理書院人才培養方案聚焦“強基計劃”相關要求,實現寬厚基礎課程、精深專業課程、創新科研實踐等培養環節的有效融合貫通,在培養過程中夯實基礎、拓展通識、強化創新。
未央書院是清華大學為落實國家“強基計劃”于2020年成立的五個書院之一,主要負責“強基計劃”數理基礎科學(含工程銜接方向)專業的理工雙學位本科人才培養。
未央書院的目標是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且綜合素質優秀或數理基礎學科拔尖的學生,使學生具有全球視野和家國情懷,具備堅實的數理基礎、優秀的綜合素養、理工結合的思維模式、積極的創新意識和系統優化思維,培養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工程技術和管理實踐有機融合的能力。書院人才培養中著重突出數學、物理學等基礎學科在學生未來發展中的支撐引領作用,并在國家亟需且清華一流的工程專業方向上,發揮清華大學在理科與工科方面的特色和綜合優勢,聚焦于新能源、新材料、集成電路、能源互聯網、基礎軟件、基礎設施建設與管理、新型城鎮化、生態環境保護、智能制造、供應鏈與物流管理、交通運輸、衛生醫療和國家安全等國家戰略性關鍵領域,開展對學生在工程銜接方向的志趣引導,積極探索“理+工”雙學位的本科育人新方式,規模化培養數理基礎扎實、發展潛力深厚、創新能力突出的理工結合的復合型人才。
探微書院作為清華大學為落實教育部“強基計劃”于2020年成立的書院之一,承擔化學生物學(含工程銜接方向)專業的人才培養工作。探微書院以“厚植基礎、增進國力”為己任,發揮清華大學在化學和生物學理科及相關工科的育人傳統和科研優勢,打造化學生物學及其相銜接領域的教育、科技和產業領軍人才。
書院組織化學生物學銜接各專業教學委員會并邀請化學系教學委員會、化生大類教學專家一起對各專業課程體系進行了重構,打造“化生基礎”硬核,夯實創新型人才的科學基礎;更新專業體系架構和課程內容,反映現代產業發展趨勢和前沿動態;充分發揮多學科優勢,鼓勵低年級學生選修跨專業導論課程以開拓視野,為高年級學生提供模塊化課程以滿足個性化成長需求。書院還通過多種途徑邀請國際杰出學者參與書院教育。
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探微書院傳承清華大學“培養具有為國家社會服務健全品格之人才”的優良傳統,引導學生致力于科學探索、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成為人類文明的卓越貢獻者。
行健書院是清華大學為落實國家“強基計劃”于2020年成立的五個書院之一,負責理論與應用力學(含工程銜接方向)專業的人才培養。行健書院精心構建培養體系,涵養創新思維,拓展成長空間,“力”助學生行健致遠。聚焦智能科技、航空航天、先進制造和國家安全等關鍵領域,培養有志于服務國家戰略需求的“寬口徑、厚基礎、廣交叉、重創新”領軍人才。
行健書院充分發揮清華大學的學科特色和優勢,與清華學堂人才培養計劃(錢學森力學班)等其他人才培養計劃有效銜接,通過書院制、理+工雙學士學位、科教協同以及本研銜接等創新型培養模式,打造清華大學人才培養的“新特區”。
理論與應用力學專業的工程銜接方向包含:航空航天類、土木水利與海洋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車輛工程等。教學與人才培養突出數學與力學深厚滋養,行健致遠。強調“學為中心”,尊重人才成長客觀規律,尊重學生學習時間的客觀上限,寧愿留白,絕不超載。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在導師指導下,從容學習、個性化學習、精深學習、優化學習和科研訓練路徑;全方位營造“大魚前導,小魚尾隨”的師生從游文化,建立更加緊密和諧的師生關系,實現人格感召和情感寄托,落實全人教育,服務學生全面成長。
清華大學求真書院于2021年2月成立,聘請菲爾茲獎得主、清華大學數學中心主任丘成桐先生擔任院長。書院統籌各方資源,推進落實“丘成桐數學科學領軍人才培養計劃”,并將“丘成桐數學英才班”納入書院管理,目標是培養影響中國未來數學及相關學科發展的領軍人才。
求真書院充分發揮學術大師育人作用,組成以丘成桐為指導的一流師資團隊。數學領軍計劃采用“‘3+2’+3”本博銜接培養方案,英才計劃采用4年制培養模式。書院人才培養堅持由學術大師直接授課,并采用小班化、個性化的教學方式強化專業研討,引導學生開展前沿研究、參與應用項目,旨在培養在數學的理論研究或者實際應用方面富有創新意識、開拓精神和優良綜合素質的領軍人才。書院在數學領軍計劃的課程體系中加入“數學科學史”“中國歷史”等通識課程,力求讓學生不僅精通數學學科,還能夠從其他學科汲取到養分,將來成為推動數學學科乃至整個基礎學科發展的“通才”。
秀鐘書院(以下簡稱“書院”)是清華大學為響應新時代人才培養新需求,破解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重大命題成立的專注于本科生培養的實體機構。書院以培養全球綠色發展的引領者,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為使命,努力發展成為全球頂尖的可持續發展領域人才培養中心和創新高地。
書院致力于培養具有深植人類命運共同體情懷,深入理解社會與自然的相互關系,掌握解決全球可持續發展面臨的資源能源、生態環境、城鄉發展和社會經濟等重大挑戰的跨學科知識、系統思維和創新能力突出的復合型拔尖創新人才。
打破傳統學科專業界限,設置資源能源與氣候變化、環境系統與信息技術、可持續城市與生態空間、綠色經濟與全球治理等4個多學科深度交叉融通的培養方向,滿足培養要求的學生可獲得交叉工程專業工學學士學位。學生也可選擇傳統專業開展學習,獲得相應學位。
堅持“面向未來、成長導向、學生主導”的育人理念,著力塑造學生行穩致遠、成就未來事業的核心競爭力。注重家國情懷、人類命運共同體情懷、國際視野和天人合一理念的熏陶,重視學生深度思考、自主探索、獨立判斷和反思迭代習慣的養成,強化邏輯思維、系統思維、設計思維和計算思維訓練,塑造學生的表達交流能力、全球勝任能力、科技創新能力和社會思考能力。
著力打造“學生主導、工管融通、實踐探究、全球勝任”培養特色,鼓勵學生個性化成長,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秀鐘書院取名來自清華大學校歌歌詞“水木清華眾秀鐘”,立意“鐘靈毓秀,水木雋永”,蘊含著“匯聚各方資源培養致力于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卓越人才”之意。
010-62793001
webmaster@tsinghua.edu.cn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