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清華大學牽頭、聯合北京大學等幾十所高校建設的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CERNET走過了二十年的發展道路,構建并形成了國內外互聯網協同創新平臺。
1994年以來,清華大學聯合國內高校、研究單位和企業研發機構承擔了一系列互聯網和下一代互聯網領域的國家項目,已經形成了以上百所高校為主,聯合中科院、工信部等相關院所,國內大型相關企業參加的產學研協同創新平臺。清華大學與華為、中興等網絡設備制造企業密切合作,將自主研發并形成系列化國際標準的“真實源地址驗證”、“下一代互聯網過渡”等關鍵技術產業化,形成50余種系列化產品,已在CNGI核心網、百校IPv6校園網以及重點行業試點工程中推廣應用。清華大學與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等電信運營企業密切合作,2010年成立了清華大學-中國電信“下一代互聯網技術與應用”聯合實驗室,合作開發下一代互聯網過渡等創新技術,形成了若干項國際和國內標準。通過產學研合作,促進了高校的網絡學科建設,推動了下一代互聯網產業發展。
二十年來,通過設立在清華大學的國際互聯中心,CERNET與北美、歐洲、亞太地區的學術互聯網始終保持互聯。1995年開始,清華大學派代表積極參加亞太地區互聯網組織的工作,長期在亞太先進網絡APAN中擔任主席、副主席要職,主導建立了亞太地區學術網高速互聯實驗環境。1999年開始,CERNET參與舉辦一年一度的中美高級網絡技術研討會CANS,與美國學術網Internet2簽署合作協議,有力支持了中美高校之間聯合辦學與協同科研。2004年開始,CERNET連續三次國際中標,承擔歐盟資助的跨歐亞信息網絡TEIN主干網運行管理工作,與歐洲學術網GEANT2保持了長期的合作關系。目前,CERNET正在與美國、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學術網合作,共同構建全球未來互聯網試驗平臺,參與并影響國際互聯網發展。
依托CERNET形成的國內外互聯網協同創新平臺,已經成為支撐我國網絡學科建設以及相關產業核心技術研發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