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影视剧观看网站,战狼第4集免费播放在线观看_高清超清在线观看

物理系研究團隊發現單原胞厚度鐵電體

2016.11.24

    供稿

    物理系

     

    創意

    映像設計組

     

    文字

    季帥華、陳曦

     

    圖片

    陳穩杰

     

     

    編審

    趙鑫、尹霞、張歌明、張錚


    設計

    王寅、張穎、郭潔

     

清華大學物理系季帥華助理教授和陳曦教授團隊合作,在鐵電薄膜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原子級厚度碲化錫薄膜面內鐵電性的發現》發表在2016年7月15日出版的《科學》雜志上。荷蘭格羅寧根大學Bart J. Kooi教授和 Beatriz Noheda教授對這項工作做了同期的評論和展望。

二維材料展現出非常豐富的對稱破缺量子現象。在單原胞二維極限厚度下,晶格、超導、磁性和電荷密度波等有序態都已經被發現,然而單原胞極限下的鐵電序還一直沒有被發現。鐵電體是破壞了空間反演對稱性的長程有序態,在臨界轉變溫度之下出現自發極化。通常鐵電薄膜的鐵電轉變溫度會隨著厚度的降低而降低,和襯底的相互作用甚至會導致鐵電性的消失,所以原子級厚度鐵電薄膜樣品的制備和的探測都存在較大的困難。

物理系博士生常凱等同學成功利用分子束外延技術制備出了高質量、原子級厚度的SnTe薄膜,并利用掃描隧道顯微鏡(STM)觀測到鐵電疇、極化電荷引起的能帶彎曲,以及STM針尖誘導的極化翻轉,證明了單原胞厚度的SnTe薄膜存在穩定的鐵電性。

實驗表明該二維鐵電體的臨界轉變溫度高達270 K,遠高于體材料的98 K,相變臨界指數β為0.33。他們還發現2~4個原胞厚度的SnTe 薄膜具有更高的臨界溫度,其鐵電性在室溫下仍然存在。分析表明,量子尺度效應引起的能隙增大、高質量薄膜中缺陷密度以及載流子濃度的降低,是鐵電增強的重要原因。同時,薄膜厚度的降低導致面內晶格增大在鐵電性增強上起到部分作用。具有面內極化方向的SnTe鐵電薄膜在電子器件方面有著潛在的廣泛應用前景。

  • ?

    010-62793001

  •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

  • 意見反饋

版權所有 ? 清華大學

京ICP備15006448號

京公網安備 110402430053 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