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影视剧观看网站,战狼第4集免费播放在线观看_高清超清在线观看

“良師益友獎”獲得者楊士強:讓研究生成為學術人才

2016.11.09

    供稿

    映像設計組

     

    創意

    映像設計組

     

    采訪&文字

    寇紀美

     

    攝影

    隋思聰

     

    圖片

    梁晨

     

    編審

    趙鑫、尹霞、張歌明、張錚


    設計

    王寅、張穎、郭潔

     

自1977年從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畢業開始,楊士強就沒有離開這個園子,他在這里從教已近四十年。2016年,他第三次獲得“良師益友”獎。在他看來,這個獎項對老師而言是很高的榮譽,因為它是通過學生投票產生的,代表了學生對老師很高的認可。談及對“良師益友”的理解,楊士強老師說,“培養研究生和本科生是不一樣的,最重要的是要讓他們在學術研究中有創新,在工作過程中有成就感。”

在學術上,楊老師努力幫助學生樹立科研信心,做好研究工作,引導他們在學術方面尋求突破,鼓勵他們在學術方面做貢獻。作為計算機學科的學位分委員會主席,他和同事們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激勵研究生提高研究水平、發表高水平論文。近年來,計算機學科博士生發表論文的質量與數量明顯提高,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認可,這在國內外多次專業評估、排名中有所體現。而他自己的研究生團隊就先后十次獲國際論文獎。例如,2008級直博生王智就在楊老師的指導下,在全世界最重要的多媒體領域會議ACM MM 2012上獲得大會唯一的最佳論文獎;2005級直博生龐一獲得了多媒體領域國際期刊IEEE TCSVT 2010年度最佳論文獎。楊老師頗為滿意地說:“這些成績在國際學術界還是挺有影響力的。”作為計算機學位分委員會主席,他說: “我們一直堅持著以學科為中心,學術為根本,質量為生命的理念來培養研究生。把握學生論文的質量關,培養學生發表高質量的論文是學校、院系、導師與學生共同的榮譽。”

除了學業,楊老師還十分關心學生們的職業發展。在擔任計算機系黨委書記期間,他發起“園丁計劃”,鼓勵博士生畢業后到高校任教。從2007年開始的三年時間,就有20多名畢業生走進大學校園。他自己指導的15名博士畢業生已有5個從教。楊老師還是“強軍博士”群體熟知的“心靈導師”。他說,這些在軍隊工作過的博士生群體在當兵以后回到學校讀書,長時間離開學習第一線,很難快速地進入學術研究角色,所以他利用多種場合關心他們的成長,經常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鼓勵他們樹立信心,讓他們盡快融入研究團隊,在學術研究中找到自我。

楊士強說,研究生的培養質量是衡量一所大學是否優秀的重要指標。他引用圖靈獎獲得者姚期智教授的話:如果清華畢業的博士生每年能夠有一批可以到世界一流大學謀到教職,就證明國際同行們認可了我們的博士生培養水準。”

  • ?

    010-62793001

  •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

  • 意見反饋

版權所有 ? 清華大學

京ICP備15006448號

京公網安備 110402430053 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