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于上下課“擁堵”的車道間,面對食堂窗口前長長的隊伍不由踟躕……每一個清華學生,總是不斷在周圍追求卓越的人群中找到認同感、歸屬感,又難免有自己心中的小小迷茫。假如,清華只有100個本科生,每個清華“小本”又應該怎樣在這100人中發現自己呢?
假如清華只有100個本科生,他們會是這樣的組成:100人中會有68位男生,32位女生。而按照學科分類,理科生13人,文科生22人,工科生65人;根據招生類型,則有1位來自飛行員班、1位文體特長生、1位來自港澳臺地區、7位藝術特長生、4位國防或定向生、10位保送生、21位自主招生生源和55位統招生。從地區來看,西部有21人、中部30人、東部47人、港澳臺地區1人、外國1人。
多樣而豐富的構成,使得清華學生的屬性更加多元,各具特色又不乏共性的學生一起在園子里成長,產生的奇妙的化學反應給清華增添了獨特的色彩。
假如清華只有100個本科生,他們會做些什么呢?
100人中61人每周做作業和預習的時間超過10小時;花在每周課程拓展學習時間,20人超過10小時,其中9人超過15小時。本科生中,12人每周投入課外學術科研活動超過10小時,其中8人超過15小時。每4個本科生中,有1個同學修讀雙學位。每學年,有4人讀過20本以上教科書,有8人讀過20本以上專業專著,有4人讀過20本以上文學作品。每學年都有11位本科生參加海外交流。
學習是清華學生課余時間的第一首選。是課上課下的雙重努力,使得他們能夠不斷刷新、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學術和科研占據了清華本科生大量的時間,而這些精力的投入也使得他們能在知識的海洋中盡情暢游,收獲屬于自己的成果。
假如清華只有100個本科生,他們在學習之余還會做些什么呢?
100人中投入最多的體育鍛煉項目,12人是籃球、6人是足球、29人是跑步、12人是游泳。29個同學每天使用網絡超過6小時。58位同學談過戀愛。凌晨12點,27人已經安然入睡,凌晨2點,5人還在為夢想奮斗。需要放松的時候,32人選擇運動,32人選擇讀書,15人選擇吃東西,10人選擇購物,36人選擇看電影和演出,6人選擇唱歌……每個人的選擇不止一種。32人做一份社工,24人做兩份社工,15人做三份以上社工。關于未來,有33人打算出國學習,56人想留在國內深造,8人想工作,1人想創業,還有兩人繼續尋覓。
學習之外,清華學生還有著充實和精彩的課余生活。清華足夠大,給你廣闊的舞臺,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時間獻給了自己最熱愛的事情,滿懷期許,朝著想成為的那個自己努力奮進。
你,是否在這100人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