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网影视剧观看网站,战狼第4集免费播放在线观看_高清超清在线观看

研究生精品課“高等熱力學”:“小學問”中的大精神

2019.12.03

    素材提供

    研究生院


    文字采寫

    王玥璇


    攝影

    李派   楊敏

     

    圖片設計

    梁晨


    編輯

    曲田


    編審
    許亮   程曦   張歌明   張莉
     
    欄目統籌
    程曦

“一相之中多種組元簡直都讓我頭大得很了,這個多元系的相平衡該怎么學???”能動系教授段遠源撓了撓頭,模仿著同學們可能費解的樣子,隨后笑著解釋道:“大家不必擔心會不會越來越難,其實最困難的階段已經過去了?!?/span>

這是研究生精品課程“高等熱力學”上發生的一幕。作為能動系、航院、建筑學院、車輛學院、核研院和工物系等相關專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高等熱力學”贏得了同學們普遍的高評價。

盡管是全新知識的講授,“高等熱力學”課堂上,段遠源卻是從帶領同學們回顧之前學習過的基本概念開始的。例如講解“多元系的相平衡”這節內容時,段遠源會先從“相”和“平衡”最基本的定義與內涵說起。

“對基本概念的理解達到什么程度,反映了這個人的學術素養在什么樣的深度,這對他未來能走多遠、走多高,做研究能做到什么程度是極為重要的?!倍芜h源非常強調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基礎不牢,地動山搖”,他笑著說。

課程中,段遠源不失時機地引用博士生畢業階段答辯決議書中“掌握堅實寬廣的基礎理論”的描述,強調說明基礎知識和科學方法的缺失,會導致同學們在后續讀文獻、做課題的過程中無法深入。他不斷告誡學生在科研過程中要保持頭腦的清醒:“在大家自認為發現了新的物理現象時,一定要保證理智的頭腦,先試著用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分析一下。如果發現的‘新現象’與基本概念相悖,雖然不能絕對排除推翻經典的可能性,但從經驗上來看,犯錯的概率更大?!?/span>

能源與動力工程系學生鄭道這樣評價“高等熱力學”課程:“收獲很大,段老師對概念的分析很透徹,解決了我們之前很多存在的疑問,也鞏固了很多本科時理解不到位的概念。這門課很有趣,段老師會結合應用實例加強同學們對知識的理解?!?/span>

結合生活實例講解熱力學知識,為課堂增添趣味,同時也幫助同學們吸收和理解,是“高等熱力學”的一大特點。

三小節的一堂課里,充滿了生活實例:復習熱力學第二定律時,段遠源提到融雪劑的應用;在強調約束方程必須要滿足的時候,他通過茅臺酒的例子,說明只要瓶口封得足夠嚴實,不管溫度高低、蒸發多少,水、酒精和其它微量有機化合物總量都不變;轉而說到如果酒的密封做得不夠好,過幾年再喝就會“淡如水”,又解釋了酒精“飛了”的原因是飽和蒸氣壓高、氣相摩爾分數高。

這些“包袱”背后,是擁有20年教學經驗的段遠源對教學一絲不茍的態度。每一次上課前的備課環節,段遠源依然會琢磨課堂講述的邏輯和主線,想清楚“包袱”怎么抖,以及要給同學們帶來什么樣的新內容。

在PPT課件已經成為主流授課方式的今天,“高等熱力學”課堂上還有工整清晰的板書,旨在更好地幫助大家理解重要公式的推導過程?!?0多年前,我們開始推廣多媒體教學,改變了課堂面貌,也方便了師生教學交流。但我們始終要作好一個準備,就是如果停電了、投影儀壞了,教師還能把課順利地講下來,這是很重要的基本功。” 段遠源一直保持著備課和授課的高標準和嚴要求。

“高等熱力學”課堂的授課內容與段遠源的學術研究契合度很高,教學與科研的緊密結合無疑事這門課的另一大優勢。段遠源會在課堂上與同學們分享很多超出書本的學科前沿內容,同學們也可以順理成章地與老師就相關領域研究進行深入探討?!安痪心嘤跁镜难杏?,對培養同學們深入思考的能力很重要?!倍芜h源說。

除了通過分享前沿動態以培養學生的科研興趣和能力,段遠源還有意識地激發學生主動思考的能力,幫助他們養成嚴謹的科研態度。

“你們知道老師的習慣,容易的題目留給自己,難的題目留給你們。”段遠源在講授習題前打趣地說道。他以自身論文審稿經驗舉例說:“拿到論文隨手一翻,第一印象極為重要,學術規范都不夠嚴謹,怎么相信你在孤獨探索的路上所做的每一步推證都是嚴謹的呢?”隨后,他通過一張簡單的環氧乙烷和環氧丙烷二元系的T-x相圖,逐一強調正斜體、大小寫、字體、字號、數值與量綱等最基本的要素和細節,提醒同學們應該嚴謹對待學術和科研。

在段遠源看來,一門課的價值絕不僅僅在于課程內容本身。希望通過嚴謹的課程訓練,能夠幫助同學們更深入地理解從事科研必須具備的態度和方法,這才是課程的“實用性”所在。

“‘高等熱力學’讓我開始關注研究中的每一個‘小學問’,就像段老師上課時講到的,一張圖表的細節都需要我們細心來‘大’做。這樣的精神就像一盞聚光燈,照亮我們未來更長的研究道路?!苯ㄖW院學生魏文罡說。

  • ?

    010-62793001

  • ?

    webmaster@tsinghua.edu.cn

  • ?

    北京市海淀區清華大學

  • 意見反饋

版權所有 ? 清華大學

京ICP備15006448號

京公網安備 110402430053 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