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之前,我以為自己不會緊張,直到拿起翻頁筆準備開始的時候,才發現手在不由自主地抖。”回憶起比賽細節,蒙克笑著說:“不過因為之前準備了稿子,非常熟悉基本流程,所以盡管手抖成這樣,也能順利講下去。”
蒙克,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作為一名青年教師,在近五年的教學生涯中,他成長的速度令人驚訝。在2019年北京高校第11屆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大賽中,蒙克獲得一等獎第一名,拿到了第五屆全國高校青年教師教學競賽(以下簡稱“全國青教賽”)的入場券。在今年10月27日舉行的全國青教賽中,蒙克取得文科組一等獎的好成績。
臺上沉穩冷靜的表現背后,是蒙克和指導教師團隊對參賽課程近5個月的打磨與錘煉。
從零開始 以賽促教
全國青教賽要求教師準備一門涵蓋20講內容的課程,現場抽取其中一講進行比賽,并需要參賽教師在評委面前完成20分鐘的教學展示。蒙克的參賽課程是“全球史中的社會學”,“雖然在公管學院上了兩三年‘社會學’,有一定基礎,但之前并沒有開設過‘全球史中的社會學’這門本科生課程。賽前我就想,不如借由備賽把這門課備出來,相當于完全從零開始。”說起這門新開設的課程,蒙克十分自豪:“我覺得自己真正踐行了‘以賽促教’,比賽都還沒有結束,我參賽的課程就已經在清華開起來了。”
在為備賽設計課程時,一方面,蒙克借鑒在公管學院面向博士生講授“社會學”的經驗設計課程內容;另一方面,他從有著豐富教學經驗的指導教練身上不斷學習,適時調整。
從今年5月通知參與全國青教賽開始,經過最初的自主選題階段,蒙克和指導教師團隊每周都會在清華大學工會會議室碰面兩次。少則兩講,多則四講,蒙克一邊面向教練們試講,一邊根據修改意見做調整,暑假也從未間斷。
幫助蒙克進行備戰的指導教師團隊包括化學系教授薛芳渝、社科學院副教授晉軍、公管學院副教授梅賜琪、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李蕉等。梅賜琪近年來一直幫助青年教師進行教學比賽培訓。“社會科學作為現代科學的重要分支,需要邏輯上的嚴密構建和扎實的理論支撐。”在梅賜琪的督促下,蒙克不斷對課程內容間邏輯串聯進行完善。第四屆全國青教賽思政組一等獎獲得者李蕉則在歷史選材、思政價值提煉和現場比賽的具體呈現上給予了蒙克許多行之有效的建議。
不斷挖掘材料、尋找課程的核心知識點和關鍵亮點、結合比賽要求對內容作出取舍……教練們從全局出發,在內容正確性、邏輯嚴謹性、組織創新性上展開一次次推敲與突破,最終蒙克完成了20講設計精妙、內容豐厚的社會學課程。每一講里都飽含心血,也正是這份不遺余力、嘔心瀝血的付出,換來了最終呈現在賽場上那令人驚艷的20分鐘。
找真問題 重建過程
如何在20分鐘內將一個深奧的知識點講得通俗易懂,這是一個難題。
指導教師團隊雖學科背景不同,但在設計課程時,他們和蒙克在問題意識和內容邏輯上高度一致——社會學是一門關心人與社會的學科,理論背后是人們在生活中所面對的真實挑戰。在授課過程中,蒙克堅定貫徹從實際出發的原則:開門見山地提出現實問題,從問題出發,串聯理論發展過程,并在過程中不忘抓牢與學生的互動。
通過講述倫敦一名普通麻醉師約翰·斯諾繪制“死亡地圖”并尋找霍亂傳播途徑的故事,來解釋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中的求同法和求異法;講解官僚制時,將官僚制的產生與腓特烈·威廉一世統治下的普魯士王國相結合,以重構制度的萌生過程;解答“為什么第一次工業革命會在英國產生”這個問題,就從學生熟悉的知識出發,主動回應關切,最終找到問題答案……蒙克認為,每講課程設計不僅要強調問題意識,也要聯系實際,關注眼前的社會狀況。
在課堂上,蒙克不疾不徐,將故事娓娓道來。他把原本復雜深奧的知識寓于一個個平易生動的案例之中,舉重若輕,給予學生前所未有的啟發。“蒙克老師曾運用福特公司的故事來解釋韋伯所說的三種領袖類型,好像這個例子就是這個知識點的活化,就是為這個知識點創造的一樣。”一位學生評價道。
重識教學 回歸本質
“老師做的事就是記錄人類的記憶。”蒙克發出這一感慨源于備賽期間的一次加練。當時,蒙克正在進行講稿和課堂細節的最后打磨,薛芳渝私下約蒙克單獨加了一次試講。試講結束,蒙克和助教正準備離開,回頭時才發現薛芳渝背著雙肩包站在講臺上正一點點擦拭黑板,散布著桌椅的教室空空蕩蕩,窗外昏暗的光線勾勒出他寥寥的背影。
“如果拋去虛名,做老師意味著什么?意味著當所有人都離開了教室,你是這個空間最后的守護者。”這一幕讓蒙克至今記憶猶新,“老師做的事情就是記錄人類的記憶,然后把它傳遞給未來。”蒙克如是說。
備賽過程中,清華大學工會也給予了參賽教師最大的支持。“跟隨團隊到南京參賽的冀靜平老師一直全神貫注關注我的比賽過程,直到走出賽場,她才從緊張的氛圍中回過神來,想起當天是女兒的生日要打電話。”蒙克回憶說,從校賽籌備,到準備市賽,再到國賽,工會老師們傾盡心力,為清華青年教師們的成長而勞累奔波。
蒙克用“價值理性”的概念來評價給予過他幫助的團隊:“價值理性是支撐一個人做一件事情的最強動力,覺得做這個事有意義,一個人才會投入很多時間和精力。”這樣的理性,蘊藏在清華教師對教學的尊敬之中,也蘊藏在青教賽團隊精益求精的傳幫帶精神中。
“跳出舒適圈來做自己原本沒有那么擅長的事,有困難與痛苦,但更有開闊學術視野上的收獲。”滿載收獲,蒙克步伐輕快地從全國青教賽的賽場上走下,又回到了清華三尺講臺之上。